如何選擇養護機構?
一、 停:三思您的家人需要什麼照顧?
當您的家人需要被長期照護時,您可能不知所措。請您先下定決心,三思您及您的家人。
(一) 一思:思考一下您的家人所需要的照顧內容:
- 如果您的失能家人目前在醫院,您可以請教醫院的醫護人員,有關後續照護應注意的事項,亦可請社會工作人員提供有關社會福利服務措施資訊(例如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等),及後續照顧的相關服務及資源。
- 如果您的失能家人目前已出院回家,您可以請教原來的醫療單位有關失能家人需要的相關醫療照護,請教當地的社會福利單位或衛生所,有關相關的照護服務;有些縣市有成立長期照護管理示範中心(台北市、大台中、嘉義市、高雄市、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及澎湖縣)您亦可直接電洽中心的個案管理師,請個案管理師協助評估您及您家人的照顧需求。
(二) 二思:思考照顧失能家人在人力及物力上能否負擔:
- 長期照護需家人的長期支援,台灣目前長期照護的生活照顧層面大部分皆由家人提供。所以,當你遇到有家人需要長期照護,您宜評估目前家人照顧的可行性。當失能狀況較輕微,照顧需求較低時,家人照顧不失為可行方案,而且對失能家人會是較好的的安置。當失能狀況嚴重及照顧需求多時,且家人照顧無法負荷時,可能可以思考其他替代方案,如日間照護/日間拖老,或機構式(養護機構、長期照護機構或護理之家機構)的照顧。
- 長期照護的時間短可以是幾個月,長則會長達幾十年;而照顧上的費用,如果是家人照顧,其人力的照顧費用可能較為節省,而親人的照顧也較為貼心。如果是機構式照顧,其照顧費用一個月少則兩萬元左右,多則可達六萬元,對有需要長期照護的家人,其負擔實在不輕,宜仔細考量。如果您及您的家人已選擇機構照顧,則應思考家人送至機構後,如何協助失能家人適應心的機構生活。
(三) 三思:勿道聽塗說不要隨便聽信非專業人員的推薦,請教相關專業人員的意見是你明智抉擇的第一步。目前坊間普遍流行養護仲介費用,依人頭計算,叫價可由幾千至上萬的身價;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有絕對的權利去選擇你需要的機構,並確認被照顧的品質。
二、聽:聽聽專業人員及過來人的經驗談
目前我國長期照護的相關服務其實相當多元,你的選擇是可以多元化的。你可以多方收集相關照護資訊,資訊的取得可以透過專業人員(如醫院的醫師、護理師、出院準備服務護理師、居家服務單位、社會工作人員等等)、政府行政單位(如社會局、衛生局)、相關民間團體(如長期照護專業協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等。當然你亦可請教有類似經驗的親友,有關的照顧技巧與經驗,多方尋求支援,將使你的照顧之路,輕鬆且自在。
三、 看:親自到機構多看、多聽、多聞、多問
當您及您的家人考慮將失能的家人,以二十四小時機構式的方式照顧他(她)時,您可以先聽聽專業人員(如醫院的社會工作人員、出院準備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或醫師)的建議,及親友的推薦。收集相關資料,初步篩選您或您的家人所要的機構(如離家較近、環境或服務教佳、收費較可負擔等初選原則)。但無論如何,務必抽空親自前往參觀,你可依照所列重點,親自評估,依您或您的家人照顧上的需要,選擇適當的機構。
(一) 經政府合法立案:有「立案證書」或是「開業證書」嗎?
- 立案養護、安養機構,應有直轄市、縣市政府核發之力案正名或中華民國立案老人福利機構標誌。
- 立案護理之家及日間照護機構,應有衛生單位(如當地衛生局)核發合法立案執照。
(二) 公共安全
- 有具備消防安全系統、滅火器及各項逃生設備,緊急出口保持通暢。
- 住房、浴廁備有緊急呼叫系統。
- 地板有防滑設備、尤其是樓梯、走道及浴廁部分。
- 牆壁、地板、天花板、裝潢等採用防火強造成耐火建材。
- 毛毯、窗簾、布簾、衣被等使用防焰資料。
- 各樓層出口標示燈及避難方向指示燈及禁煙燈示。
- 有設置緊急通報廣播系統。
- 各樓層房間需設有適當及緊急的照明設備。
(三) 環境衛生與設備
- 室內、外環境整潔,無異味(如尿味或消毒藥水味)及蚊、蠅。
- 房間通風明亮,最好有自然採光之窗戶。
- 房間走道寬敞,適合住民活動或移動。
- 寢室設計人性化,與鄰床視線有隔離屏障物(如屏風或隔簾),並可擁有私人的衣櫃與雜物櫃,讓住民能有在家安養氣氛。
- 室內、外環境有無障礙的考量(如斜坡道、扶手及防滑地板等),便利住民活動及進出。
- 有設置會客室,讓訪客家屬能與被照顧者單獨相處。
- 有設置休閒或用餐空間,且鼓勵住民多多下床活動。
- 有配膳空間,並設有冰箱儲放食物;設有廚房者應環境衛生清潔。
- 住民膳食有依住民特殊需要安排及調配,並鼓勵住民下床用餐。
- 需備急救設備、換藥車與消毒設備。
(四) 服務人員素質
- 院長(主任)護理人員、社會工作者、服務人員等有接受適當訓練,並取得其資格。
- 服務人員比例需充足,無論白天或晚上皆有適當人力照護。
- 護理人員並能每日檢查住民的生理徵象並做紀錄,適當的提供住民必要的護理照護。
- 服務人員的態度禮貌,尊重住民。
- 有合適的醫院或診所,提供醫療支持,包括急診或一般門診。
- 服務人員需親切有禮,具有服務老弱者之熱誠與耐心。
(五) 服務內容與品質
- 住民服、裝儀容需乾淨整潔,並顯出氣色健康、精神愉快。
- 餐飲、穿衣、沐浴、排泄等生活活動時,能提供適當的協助。
- 會經常舉辦娛樂性(如慶生會或節慶活動)、宗教或職能等活動,使住民可以活動筋骨或增加住民互動機會。
- 能為住民提供協助閱讀書報、收發及書寫信件、代聯絡家人等個人事項。
- 若身體不適或需急救時,能及時獲得醫療服務。
- 需復健治療或特殊飲食時,能適當提供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與營養師服務。
- 若有經濟困難或家庭問題時,機構能適當提供協助。
- 外籍勞工人數不超過全部照顧人員比例的半數,且照顧的外籍勞工有經過訓練,瞭解住民的需要。
- 對於住民的需要或建議,機構能有管道協助處理或改善。
- 合理的收費,並在訂定契約時清楚說明收費標準、和收費項目,如自費項目、保證金、疾病儲備金等、短期離院收、退費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