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
*:::
*網站地圖*回首頁*English*常見問答*意見信箱*RSS*雙語詞彙*分類檢索*網站郵局*住院費用繳納回報  

最新動態

認識本院

就醫資訊

醫療團隊

科別介紹

醫學園地

便民服務

連結:網路掛號(另開新視窗) 連結:門診時刻表 連結:看診查詢進度(另開新視窗)
*
  :::醫學園地
  *

醫療諮詢

*
  *

諮詢電話

*
  *

衛教資訊

*
  *

衛教文章

*
  *

健保資訊

*


*:::
*

* 目前位置:首頁 > 醫學園地> 健保資訊 > 「連枷胸」病患不再需忍受劇烈疼痛,「肋骨固定系統」自111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 * 回上一頁
*
健保資訊
*
更新日期: 2023-12-05
*


* 健保資訊
*

友善列印

*

新聞標題

  「連枷胸」病患不再需忍受劇烈疼痛,「肋骨固定系統」自111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
*

發佈單位

  醫企室

發佈日期

  2022-04-12
*

新聞內容

 

中央健康保險署為照顧嚴重肋骨骨折病患,亦即相鄰3根(含)以上肋骨骨折,且每根肋骨有兩處以上的骨折斷點的「連枷胸」(flail chest)患者,由於這類病人常合併氣胸、血胸或呼吸衰竭等併發症,自111年5月1日起將治療連枷胸病患之「肋骨固定系統」醫材納入健保給付。
健保署表示,人體的肋骨共有12對,左右對稱,連接胸椎和胸骨而組成胸廓,具有保護肺臟、心臟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並隨著呼吸,配合橫膈膜活動而進行擴張與收縮。臨床上,任何重擊胸壁的外在撞擊力,例如車禍、高處墜落、跌倒或運動傷害,都有可能造成肋骨骨折,也是最常見的胸部外傷之一,並以第4對至第10對肋骨相對較易受到鈍挫傷或骨折。
大部分單純性的肋骨骨折只是裂開,不需手術治療,肋骨會自行生長癒合,約需二到三個月時間;不過,對於多根肋骨出現節斷性骨折(segmental rib fracture)、嚴重錯位的「連枷胸」病患,會在胸壁產生一塊由多根肋骨片段與相連軟組織組成的浮動組織,常因局部劇烈疼痛而不敢正常呼吸,形成換氣不足與低血氧的現象,有可能造成呼吸衰竭而需要插管治療;斷裂錯位的肋骨也容易傷及肺部及血管,提高氣胸或胸腔大出血等併發症,整體死亡率約為10%~20%。
健保署表示,外傷性肋骨骨折的治療通常以止痛藥跟避免肺部感染等保守性的症狀控制為主,而以往治療「連枷胸」手術是以鋼絲或一般骨板固定,但往往效果不佳。因此,健保署根據醫療科技評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報告,相較於保守非介入性治療,「連枷胸」病人接受固定手術之療效及安全性,各篇文獻之結論均顯示,所有療效指標分析結果皆傾向以接受固定手術的病人為佳,可顯著減少呼吸器使用天數、整體及加護病房住院天數、肺炎發生率及氣切處置使用率。英國NICE於2010年發布的治療指引顯示植入金屬固定物穩定連枷胸的療效是正面的,且沒有嚴重的安全顧慮。
另外,健保署近期召開特殊材料專家諮詢會議,與會的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及台灣外傷醫學會的代表表示,連枷胸病患多合併呼吸衰竭且不易脫離呼吸器,若能接受「肋骨固定系統」植入固定物,可讓病人及早脫離呼吸器,並可解決胸廓變形等臨床療效。
根據臨床專家表示,針對「連枷胸」病人是否每個骨折的部位都需要進行固定,主要視骨折錯位的程度以及病人深呼吸時疼痛的部位而定,臨床上以針對第4至第9對的肋骨骨折進行固定,是治療效果較佳的選擇。本案經111年1月召開之「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特材部分)」討論通過,健保給付每位連枷胸病患以3個骨板及18支骨釘為限,每位病人最高給付206,253點,估計健保一年投入1.052億點預算支應,約有510名病患受惠。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健保署會在財務可負擔及真實世界資料(real world data)下檢討各項給付規定,並持續努力將具有臨床實證效益且臨床治療必要的新醫材納入健保,將醫療資源妥適運用於不同科別領域之病患,以達到精進醫療照護品質及守護全民健康福祉之目標。

*

回健保資訊列表

首頁

上一則

響應「無管人生」,幫助病人告別鼻胃管,健保新增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之獎勵誘因

下一則

111年5月15日正式實施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具體落實分級醫療




 
**
*

到最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