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
*:::
*網站地圖*回首頁*English*常見問答*意見信箱*RSS*雙語詞彙*分類檢索*網站郵局*住院費用繳納回報  

最新動態

認識本院

就醫資訊

醫療團隊

科別介紹

醫學園地

便民服務

連結:網路掛號(另開新視窗) 連結:門診時刻表 連結:看診查詢進度(另開新視窗)
*
  :::醫學園地
  *

醫療諮詢

*
  *

線上諮詢

*
  *

醫師回覆

*
  *

衛教資訊

*
  *

衛教文章

*
  *

健保資訊

*


*:::
*

* 目前位置:首頁 > 醫學園地> 健保資訊 > 巴金森氏症病人植入「深層腦部刺激器」所需導線之組件,自108年8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 * 回上一頁
*
健保資訊
*
更新日期: 2023-03-15
*


* 健保資訊
*

友善列印

*

新聞標題

  巴金森氏症病人植入「深層腦部刺激器」所需導線之組件,自108年8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
*

發佈單位

  醫企室

發佈日期

  2019-07-30
*

新聞內容

 

為減輕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之經濟負擔,中央健康保險署繼自104年1月1日將「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健保給付,並於次年(105年)7月1日放寬給付規定,取消終身給付一次的限制後,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日前開會決議,「深層腦部刺激器」所需使用之導線、導線延長線及導線固定蓋等3種組件一併納入健保給付,並自108年8月1日起實施,估計每年有近300名病患受惠。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運動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患者常出現肢體僵硬、顫抖、失去平衡感等動作障礙相關症狀;但往往遇到藥物治療的瓶頸,臨床對於藥物無法控制的巴金森氏症患者,會建議以外科手術進行深層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藉由電刺激調節視丘下核的異常活性,控制不正常的腦神經訊號,便成了另一種治療選擇。

  健保署表示,鑑於深層腦部刺激術有其臨床療效且合成本效益,健保於104年1月1日優先將主要植入的「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給付,支付點數單側刺激器為224,070點,雙側刺激器為448,140點,病患從此不需為這項特材而自掏腰包。接著,健保署又爭取預算,再於105年7月1日放寬「深層腦部刺激器」之給付規定,不限終身給付一次。

  健保署考量病人裝置「深層腦部刺激器」(俗稱脈衝產生器、電池)後,除了植入於鎖骨下之電池外,還需要植入一組細長的電極導線,藉著產生電流來控制調節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而後者目前還需要自費。為保障民眾就醫權益及提升醫療品質,經慎密評估及蒐集資料,爭取預算提案至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後,同意裝置「深層腦部刺激器」所需之導線、導線延長線及導線固定蓋等3種組件也一併納入給付(包括導線支付85,000點,導線延長線支付22,000點及導線固定蓋支付20,000點),並自108年8月1日起實施。

  健保署表示,巴金森氏症病人是否需裝置「深層腦部刺激器」,必須經由醫師臨床評估是否符合適應症。健保給付該項導線之組件,限裝置深層腦部刺激器患者使用,以申請一次為限。估計健保一年挹注7千多萬點預算支應,有281人次受惠。未來健保署會持續將醫療資源運用於涵蓋不同科別領域的病患共享,精進醫療照護品質及守護全民健康福祉。

*

回健保資訊列表

首頁

上一則

健保署提醒投保(扣費)單位應覈實繳納補充保險費

下一則

繳納健保費 行動支付嘛速PAY!




 
**
*

到最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