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
*:::
*網站地圖*回首頁*English*常見問答*意見信箱*RSS*雙語詞彙*分類檢索*網站郵局*住院費用繳納回報  

最新動態

認識本院

就醫資訊

醫療團隊

科別介紹

醫學園地

便民服務

連結:網路掛號(另開新視窗) 連結:門診時刻表 連結:看診查詢進度(另開新視窗)
*
  :::醫學園地
  *

醫療諮詢

*
  *

線上諮詢

*
  *

醫師回覆

*
  *

衛教資訊

*
  *

衛教文章

*
  *

健保資訊

*


*:::
*

* 目前位置:首頁 > 健康園地 > 衛教新知-身心科 > 躁鬰症 * 回上一頁
*
衛教新知
*
更新日期: 2022-12-15
*


* 身心科
*

友善列印

*

文章標題

  躁鬰症
*

發表單位

  護理部

發表日期

  2016-04-17
*

附檔下載

  躁鬰症
*

文章內容

 

一、什麼是躁鬰症?
    躁鬱症又稱為雙極性情感疾病,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疾
病,年輕發病者較易復發,病人會出現週期性躁期和鬱期二個極
端之情緒反應,有時情緒會很高亢,有時卻又非常的低落,即使
有規則接受藥物治療,十年內高達90%病人會再復發,若未積
極接受治療,將面臨失能的危機,進而造成社會資源耗損與心理
健康失衡的狀態。
二、生病的原因:
(一)生理部份:約三分之一躁鬱症病人具有躁鬱症或憂鬱症家族
史,而腦部杏仁核、海馬回及基底核等邊緣系統前側構造異
常,影響下視丘作用,導致神經傳導物質失衡也容易引起情
緒起伏。
(二)心理部分:生活壓力、社會家庭變遷及外在環境和個人早期
經驗及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均有關、以偏差認知模式來解釋
負向事件及生活壓力事件時,也是誘發因素。
 (三)目前較傾向以「生物─社會─心理模式」說明躁鬱症為多重
因素所引起,即先天易發體質和後天環境因素交互作用而發
病。
三、躁鬱症有什麼症狀?
 (一)躁期:
   1.說話速度快又多、內容誇大、對未來計畫多而不切實際。
   2.情緒高昂多變,衝動控制力差,過度要求及操縱等行為,
喜歡與人爭吵,易有暴力傾向而有侵略或破壞性行為出現。
   3.過份慷慨(常送東西給別人),愛花錢,亂買東西。
   4.注意力無法集中,容易受外界干擾。
   5.精力旺盛,性需求增加,睡眠需求減少。
   6.動作變快,因過於忙碌而沒時間進食。
(二)鬱期:情緒低落、對自已沒有信心、有罪惡感、無價值感、
活動量減少、對事情提不起勁、不愛講話,對未來黯淡與悲
觀看法,甚至反覆地想到死亡,且出現自殺意念等負面想法
或行動。
若有上述症狀,不一定是躁鬱症,必要時請儘速就醫以確立診斷。
四、躁鬱症的治療:
(一)躁期:藥物是主要治療方式,使用抗躁藥物、低劑量的抗精神
病藥物、情緒穩定劑等,提供安全無剌激的環境、情緒支持、
安排參與建設性活動來發洩情緒,並注意病人是否遵照醫囑按
時接受藥物治療。
(二)鬱期:以抗憂鬱劑為主,引導病人盡量往好的方面想,減少罪
惡感,可配合照光治療、日光浴及人際互動、認知行為治療、
家族治療等,並注意病人負面言行,預防自殺意外發生。
五、預防疾病復發的方法:
(一)確實服藥,將藥物用小藥袋或藥盒,分餐裝好放在明顯處,提
醒自己按時服藥,『不可自行停藥或減藥』。
(二)安排自己作息的時間,養成規律的生活。
(三)嘗試與家人溝通,適時的紓解心理壓力或罪惡感。
(四)家人與朋友應適時的給予鼓勵、關懷、傾聽。
(五) 若覺得睡眠品質變差,出現躁期或鬱期相關症狀,應儘速就
醫,以降低復發機率。
(六)提供主要照顧者完整疾病相關資訊及社會資源,可以幫助其更
有建設性地處理罹患躁鬱症家人之突發狀況。
參考資料
陳婉玲、陳玟伶、余靜雲(2014)•一位處於躁期病患反覆住院之護理經驗•精神衛生護理雜誌,8(2),34-42。
翁靖惠、周美嫻、李佩玲(2014)•運用健康促進概念於躁鬱症合併鋰鹽中毒個案之護理經驗•嘉基護理,14(1),29-38。
Huang, H., Gören, J. L., Chan, Y.-F., Katon, W., Russo, J., Hogan, D., & Unützer, J.
(2014). 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in a medicare advantage
population. Psychosomatics, 55(6), 572-577.doi:
http://dx.doi.org/10.1016/j.psym.2014.02.005
臺北榮民總醫院網路健康e點通https://www6.vghtpe.gov.tw/pat/
※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諮詢:(03)9905106轉6150、6160。
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關心您

*

回衛教新知列表

首頁

上一則

思覺失調症

下一則

自殺的預防




 
**
*

到最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