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急性胰臟炎

發表單位:護理部

發表日期:2014-04-29

文章內容:

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
急性胰臟炎
胰臟受到本身分泌酵素的消化所導致之炎症反應。
一、最常見的三大病因為:
(一)膽道結石性(國人常見)
(二)酗酒(酒精性)
(三)高血酯症
(四)感染
(五)不明原因

二、症狀:
(一)極度上腹痛、或肚臍部位痛,並反射至背部和兩側腹部。
(二)持續噁心、嘔吐及、食慾不振。
(三)腹脹。
(四)發燒。
(五)休克。
重要的徵狀包括下列幾項:
1.疼痛:約60-80%胰臟癌患者會有疼痛徵狀。疼痛部位開始多在上腹部,常是持續性,加強性的疼痛。疼痛和姿勢有關,如平躺或脊椎伸直時,疼痛會加重,甚至半夜痛醒。病患常要坐起來,身體向前傾,向前抱膝部彎曲,來緩和疼痛的痛苦。
2.體重減輕:約佔80%。常在幾個月內,明顯的失去了身上的脂肪肌肉而消瘦。主要的原因是噁心、食慾不振、厭食而營養不良,再加上消化吸收不好,而造成食物營養攝取不夠。
3.似消化性潰瘍症狀:約10%。類似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如上腹餓痛,吃了東西可以緩解。常被誤為只是消化潰瘍,而給予制酸劑等藥物治療。以上的症狀較常發生,但其它的症狀尚有:黃疸、急性胰臟炎、膽囊炎,急性胃腸出血、疲倦、全身軟弱及噁心、嘔吐等。
三、治療方式:
初期醫師會給予保守療法,例如:禁食、鼻管引流、制酸劑、水份及電解質靜脈注射、必要時使用止痛劑或注射預防性抗生素等方法。大約百分之九十的病患可以因此而獲得緩解。但是,少部份的患者會發生併發症,如:胰臟假性囊腫、膿瘍、腹膜炎或演發成出血、壞死性胰臟炎。此時治療措施則需改變,必需依病情監控資料,迅速採取急救或外科治療。
四、檢查:
(一)血液檢驗:如血清澱粉脢、胰脂肪脢等
(二)腹部超音波
(三)腹部電腦斷層
(四)逆行性內視鏡膽胰管攝影術
五、預防胰臟炎必須平時注意下列事項:
(一)飲食:宜採均衡之低油飲食;養成正常規律的飲食習慣,切勿暴飲暴食及絕對避免飲酒及刺激性食物。
(二)休閒與活動:
1.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避免緊張,放鬆心情。
2.正常活動,依個人體力做適當之調整;戒除嗜酒的習慣,節制飲酒。
(三)定期回門診追蹤,若有膽結石,須繼續追蹤膽結石之處理。
(四)按醫師指示用藥,勿自行服用成藥及避免濫用藥物、毒品。
(五)如有高血脂症,必須控制飲食及服用降血脂藥物。
(六)若有劇烈腹痛、嘔吐、發燒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