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失智症居家照護

發表單位:護理部

發表日期:2016-04-17

文章內容:

一、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是指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發生漸進性的智能退化,此種退化足以
妨害病人的社會及職業功能,並危及其日常生活自我照顧能力,通常在老年
期較常見。
二、失智症的症狀:
 (一)記憶力障礙:最早出現的症狀,例如記不得吃過飯、忘記回家的路,或
對同一天發生過的特殊事情不復記憶。
 (二)定向感障礙:對人、時、地失去定向感;嚴重者,對身處何處常不能自
覺,甚或不認得親友。
 (三)注意力、判斷力、計算力及情緒控制能力皆會減損,也會逐漸失去抽象
思考能力。
(四)問題行為及精神症狀:
   1. 80%的失智症病人會有此情形,伴隨憂鬱、焦慮、妄想、錯認、幻覺
症狀而發生激躁、攻擊、易發脾氣、焦躁不安等情形,有些人甚至出現
人格、個性的改變、退縮而減少社交活動。
   2. 較常見出現的行為障礙有重複行為及言語障礙、睡眠障礙、攻擊行為、
漫遊、迷路、貪食、病態收集行為及不當的性行為。
3. 若有上述症狀,不一定就是失智症,建議至門診就醫診治。
三、失智症的照護措施:
 (一)維持認知功能:
   1. 加強病人目前保有的功能,避免逐漸退化,每天的照顧者儘可能同一個
人,並以姓名及頭銜稱呼病人。
   2. 在房間內放置大時鐘或日曆,讓病人知道今天的日期及現在的時間,房
門口掛上標示且重覆告訴病人當下所在地,以重建人、時、地定向感。
   3. 病人若還能執行穿衣、進食等自我照顧能力,則鼓勵病人自己執行。
   4. 可運用年輕時的相片、音樂或紀念性物品等熟悉物品,喚起其過去的記
憶,增進生命的價值感。
 (二)行為管理技巧:面對病人不正面對質及衝突也不直接批評及當面指責,
視病人的情況,耐心、簡要的重覆說明行為順序及步驟,語調清晰且注
意溝通效果,讓病人能放心,減少不安與害怕並給予心理支持。
 (三)日常生活安排:提供熟悉而穩定環境,協助病人訂定固定、結構化且規
律的日常生活作息表,有計畫的安排至戶外活動及鼓勵昔日朋友見面聚
會,增加人際互動的機會。
 (四)評估是否有矯正視力、聽力的需要,如:配戴老花眼鏡、助聽器。
 (五)提供病人安全與保護:
  1. 評估病人口腔、牙齒狀況與咀嚼能力,選擇與準備合適的食物,以防
噎嗆、誤食等意外,並維持病人口腔清潔。
   2. 維護病人熟悉的生活環境,家中擺設盡量以簡單化及固定為宜,勿隨
意變更家中環境,走廊、樓梯或浴室內可裝欄杆或扶手。
3. 臥床病人必要時應使用床欄,夜間可使用照明燈,以防跌倒。
4. 外出予配戴有姓名、地址、連絡電話之識別牌或利用電子儀器,隨時
注意病人行蹤以防走失。
四、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一)收好家中的危險物品,必要時予以上鎖,預防火災發生必要時關掉瓦
斯總開關。
 (二)儘量維持病人原有的生活習慣。
 (三)應定時回門診與醫院保持連繫,以便獲得良好照顧與治療。
 (四)需家人長期照顧與支持,家人間需相互支持鼓勵。
 (五)主要照顧者應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必要時應尋求並接受他人的協助。
 (六)鼓勵安排規律日常生活作息,如園藝相關休閒活動,增進病人認知功r
能,並可讓照顧者獲得適度的情緒抒發,提升生活品質。
 (七)預防跌倒之發生。
參考資料
蕭華岑、謝秀芳、張碧容、王靜枝(2014).從照顧者角度探討居家失智老人飲
食改變行為之關聯因素與背後潛藏需求.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10(1),23
−32。
臺北榮民總醫院網路健康e點通https://www6.vghtpe.gov.tw/pat/
Blom , M. M., Bosmans J. E., Cuijpers , P., Zarit , S. H., Pot, A., M. (2013). 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net intervention for family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 Design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ioMed Central \
Psychiatry.13:17.
McKenzie, B., Bowen, M. E., Keys, K., & Bulat, T. (2013). Safe home program: A suite of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extended home care of persons with dementia. 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Other Dementias, 28(4), 348-354.
Mitchell, A. M., Chiappetta, L., Boucek, L., Cain, M., Patterson G., Owens, K., …Stark,
K.H., (2015).Nonpharmacological therapeutic techniques to decrease agitation in
geriatric psychiatric patients with dementia.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
41(2), 53-59.
Pot, A. M. (2013). Improving nursing home care for dementia: Is the environment the
answer? Aging & Mental Health, 17(7), 785-787.
※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諮詢:(03)9905106轉6150、6160。
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關心您